首页

安乔老师第一视角

时间:2025-05-30 03:35:40 作者:两岸文创人士:扎根中华文化 科技赋能创新 浏览量:31625

  中新社拉萨3月25日电 题:西藏石刻艺术保护研究者格旺:“撬开”尘封在石头里的记忆

  作者 李林

  24日下午,“砰砰砰”的拍击声不时从拉萨市文化局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隙马画廊传出。西藏日喀则石刻艺术博物馆负责人格旺正在一场名为“会说话的石头——西藏石刻艺术”分享会现场演示传拓技艺。

3月24日,格旺正在介绍石刻拓片。李林 摄

  从事石刻艺术保护研究十年间,格旺说他很高兴看到石刻文物的保护和石刻艺术研究力度不断加大。更高兴更多人参与其中,共同为西藏石刻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出力。

  “半路出家,研究石刻,完全是出于一种热爱。”为了摸清西藏石刻文化的家底、保护石刻文物并填补相关领域的研究空白,格旺2014年开始开展石刻调研工作。他走遍了全区74县区,走访石刻文物遗存点,开展石刻文物遗存点调查,对具有重要价值的石刻、石碑进行鉴定及数据采集工作。

  2019年6月,西藏第一家以石刻艺术为主的专业博物馆——日喀则石刻艺术博物馆正式开馆。格旺和馆藏的千余件石刻展品一起,为世人“撬开”了尘封在石头里的记忆。

  “对石刻文物的就地保护,是我做得最自豪的事。”格旺认为,西藏石刻文化遗产的保护、利用、传承、研究是目前的重点工作。西藏石刻艺术不像西藏其他艺术有很高的认知度,很多石刻文物多散落在村落、高山间。“每到一个寺庙、一个村庄,我们都会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石刻的文物价值。让本地民众通过石刻上的文字或图案,了解石刻‘讲述’的制作工艺、制作背景、地域特征等内容。”格旺觉得,只有让他们认识到了石刻的文物价值,才能更好地保护。

  格旺表示,石刻艺术博物馆像是一扇窗,让大众通过这些精美绝伦的石刻,去了解石刻背后所蕴含的西藏优秀传统文化。“我们也在通过巡展等方式,让更多人了解西藏石刻艺术,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。”

  随着越来越多人了解西藏石刻艺术,参与保护的人也多了起来。据格旺介绍,在日喀则康马县、南木林县等地,都有石刻文化传承研究联合工作站。“也有很多年轻人很感兴趣,这种现象特别好。”

  持续约两个小时的分享会很快结束,现场观众有的去体验宣纸拓片,有的则排队请教格旺。耐心细致地一一解答后,格旺不忘再次邀请:“我们有很多一手资料,欢迎大家和我们一起研究,共同将西藏石刻艺术的美好呈现给大家。”(完)

【编辑:黄钰涵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应急管理部:国庆假期全国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未发生重特大灾害事故

轻松学中文》作为一套畅销海外的中文教材,自推出以来,已在全球80多个国家的国际学校、私立学校、公立学校等教育机构广泛使用,深受师生喜爱。该教材以其独特的教学理念和方法,帮助学习者轻松掌握中文,是海外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。(完)

特朗普宣布胜选两天了,两大摇摆州还在计票中……

在所有投诉中,商品类投诉共248,590件,占投诉总量的49.97%。与2023年三季度相比,同比下降1.29个百分点。服务类投诉共217,232件,占投诉总量的43.67%,同比下降3.46个百分点。其他类投诉共31,626件,占投诉总量的6.36%。

青海森林覆盖率最高县:“生态司法+补植复绿”,为高原大地“充植”

一是严厉打击犯罪,加强未成年人双向保护。坚持教育、感化、挽救方针,依法办理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,把“保护、教育、管束”落实到位。依法从严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,共起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1.6万人;严厉打击利用电信网络手段侵害未成年人犯罪,起诉2100余人。充分发挥惩治与预防作用,共起诉未成年人犯罪1.2万人,对河北邯郸初中生被害案三名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依法核准追诉;精准帮教涉罪未成年人,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作附条件不起诉5000余人。

油橄榄引种中国60年:“中国油橄榄之乡”采销旺

上海11月8日电 (记者 陈静)作为第七届进博会的配套活动之一,第六届上海国际仲裁论坛8日举行,2024上海仲裁周当日开幕。

中国与塞尔维亚2023年警务联巡启动

“两国艺术家共绘唐诗之路,绘的是中日深厚的历史人文渊源,绘的是中日文明交流互鉴。”浙江省文史研究馆专职副馆长姜玉峰希望通过静冈特展,助力中日文化交流互鉴,“推动浙静友城建设新发展,共同讲好浙江与静冈互利共赢、合作发展的故事。”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